頂禮尊貴的上師 第五世卓千格曼仁波切
(上師開示凡未經灌頂、口傳者,文內儀軌部份開示可以閱讀、但請勿隨文觀修。)
◎大圓滿四加行開示
2005年9月27日卓千格曼仁波切於台北中心傳授眾弟子四加行
(錄音第一段)
(首先口傳文殊菩薩心咒:嗡 阿啦巴雜那帝 約唸誦154次)
我們首先呢,如同虛空般的三界一切有情,遠離痛苦的因,遠離痛苦的果,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,這樣的動機來發菩提心,來聽聞龍欽寧體的前行法。
三步驟 我們在這個法上也好,在世間的也好,都有前行、正行、結行三殊勝。在做任何事情,尤其是在修行上就是要有前行,要有正行,要有結行,這樣的步驟一步一步地。沒有這樣前行、正行、結行的話,我們這個世間的法也好、或者尤其在修行的法啊,修行都不會成就的。所以我們在這個今天聽聞教法的時候,我們要具足正行的心來前行,發心殊勝正行,無餘殊勝結行,迴向殊勝這樣的來聽聞。那我們在聽聞這個教法呢,就是這個前行的部份。
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呢,前行是非常重要,有這個前行呢,我們修行會成就,沒有前行就修什麼樣的法呢都不會成就的,這個前行法呢,在修行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的部份,比方說我們要蓋一個大樓,蓋這個大樓的時候,首先這個地基沒有打好的話,這個大樓蓋起來就不會永久,它會倒下來會塌下來,同樣的道理呢,我們在這個修行的時候,要有這個前行,尤其是修行這個密乘的修行者來講的話 ,這個前行是非常重要,我們在修行這個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的時候,我們正行修行的時候,你沒有前行法,沒有前行圓滿的話,我們修三根本的話也不會成就的。那就是這個法呢,我們就是犯了這個誓言,還有犯了這個密法,不如法的這種過患,以前的很多的大成就者他們修行也是這個法,前行開示的,同樣所有的善知識他們都強調說前行在修行上非常重要,沒有這個前行的話,我們就是在修行這個密乘的呢,就是這個修三根本或是修什麼樣呢就是犯了很大的一個錯誤,很大的三昧耶的戒律,所以前行是非常的重要。
前行珍貴重要 前行是非常重要的,也是非常珍貴的。原因是什麼呢?在修行密乘的時候,只有兩條的路沒有第三條的路。就是你修行密乘,修好的話,到淨土,到好的地方,你沒有修好的話,直接到地獄,就是沒有第三條路。那這是靠什麼呢?就是靠誓言,我們的誓言守得非常好的話,就是我們到淨土,我們這個誓言沒有守的話,就是墜入地獄,所以這樣的原因啊,沒有第三條的路。所以前行就是非常重要,前行修行要修得圓滿、要合格、要標準,這樣的來修行這個前行,那主要犯誓言的原因何在呢,原因都是在前行沒有修好,前行的教法沒有聽好,就是誓言的所有的破戒的原因呢,也就是在沒有前行修好的這樣的原因,所以,我們要很重視修行這個前行,那這個前行重視的這個課程當中,就是以前的很多聖者就是大成就者善知識, 他們都 很重視,很強調這個修行的尤其修密宗、就是要重視這個前行,前行沒有修好的話,就所有的犯戒的原因都在這個地方,所以前行的重要性呢,不是我在這邊隨便講的,所有的以前的這些善知識呢,他們統一地都在重視這個前行的部份。
我自己也認為前行非常重要,這是什麼原因呢?就是現在很多密法啊,翻譯成英文,翻譯成中文,那有著初學者,有的修行者呢,想要修密乘的,他們不了解密乘的這些次第,就隨便拿一些書,隨便的 copy,這個大圓滿的教法呢,是即生成佛的,就是今生成佛的。認為其他的內道佛法,其他的顯教,要成就要花很多時間,要好幾世:那密乘呢,就是很好,就是即生成佛,結果他不知道它有次第性。所以這樣的想法是一個錯誤的想法,密乘是有一個次第性的,那你隨便這樣沒有次第性來修行的話,你不會即生成佛,反而你就變成墮落地獄的因,所以修行密乘呢,不是說不須克服很多的艱難即生成佛的,不是這樣的,修行的時候也要克服很多的艱難,很多的困難,尤其前行的教法要修得非常圓滿,非常合格,非常圓滿的修完,尤其皈依發心就是非常重要,都要修滿, 再來進行這個大禮拜 ,不 了解這樣的話 , 直接修 , 就沒有意義 , 反而是傷害了自己 , 所以大家要好好考慮 。
前行圓滿是什麼樣一個原因圓滿呢? 就是要五萬遍的圓滿,什麼五萬遍呢?就是這個五十萬遍,這個五十萬遍怎麼樣圓滿呢?首先是皈依,皈依跟這個大禮拜呢,算在一起的話,就是四十萬遍,那這個分開的話,就是五十萬 遍 皈依十萬遍,大禮拜十萬遍,再來就是修持 金剛薩埵 十萬遍,再來就是獻曼達十萬遍,再來是上師一切,上師相應法,修十萬遍,這樣五十萬 遍修完的時候呢 , 可以說修行非常圓滿的一個前行 。
我們說的這個五十萬遍 , 這是一個基本的圓滿 , 基本的一個練習 , 基本的數字 , 但是是不是究竟圓滿 , 是不是究竟的一個修行 , 主要是看什麼樣的情況呢?就是在修完以後呢 , 自己的心續中 , 自己的心靈呢 , 對輪迴產生厭煩心 , 對修行更有信心 , 尤其是生起出離心 , 對佛法、對上師產生形影不離的這種信心 , 尤其是你的菩提心增長,這樣的話 , 你修的就比較圓滿 。 你的心續就沒有生起出離心、信心、還有這個菩提心呢?沒有增長的話 , 你修了干萬遍也是沒有修完 , 也是沒有合格修完 , 所以正確的輪? , 正確的修行的圓滿 , 自己的心續中有沒有生起這些功德 , 這個出離心、這個信心、尤其是菩提心啊?我們要了解 。
這個五十萬遍修行的時候呢 , 我也曾經看到過修行人 , 他很不重視這些修行、他很重視這個數目 , 為了圓滿十萬遍大禮拜 , 拚命流汗 , 一直拚命做 , 沒有什?觀想 , 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念頭 , 重視這個數字 , 為了達到這個數字呢 , 他就拚命一直流汗 , 一直做、然後持金剛薩埵咒語 , 唸得非常快 , 唸珠一直撥 , 一直撥 , 就是為了達到這個數目 。 這樣唸的話 , 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幫助 , 為什麼 ? 主要是唸的時候 , 要用出離心 , 要用菩提心,要對法非常的信心 , 這樣來做大禮拜 , 這樣來持咒語 , 不要光為了達到這個數字呢 , 一直持咒 , 一直流汗做這個大禮拜 , 然後一直撥這個唸珠 ,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跟這個數目呢 , 就不是非常的那個。
有一個故事曾經在西藏拉薩 , 拉薩的這個 球曼仁波切 出家的這個廟叫做 球曼仁波切 的 巴伯街(註) , 那這個 巴伯街(註) 大家都繞的時候 , 其中裡面有一個僧人 , 這個僧人也在繞 巴伯街(註) , 他在繞 巴伯街 (註)的時候 , 有人問:「你在做什麼?」他說:「我在繞 巴伯街(註) , 我在繞 球曼仁波切 的 巴伯街(註) 。 」「那你繞的時候用什麼動機在繞?」他就說:「我對佛法 , 對上師 , 對秋竹仁波切具足非常的信心來繞 , 對眾生產生慈悲心 , 脫離輪迴的苦海 , 我在繞 巴伯街(註) 。 」然後他繞第二次的時候 , 有人再次問:「你為什麼而繞呢 , ?」他同樣第一次的回答 , 那他繞第三次的時候 , 又有人問:「你繞的目的是什麼呢?」那時候他就生氣了:「為什麼你再次再次問呢?」立刻他就生氣了 , 生氣之後 , 他的修行呢 , 功德全無 。 所以同樣的道理呢 , 在自己的內心裡面 , 沒有信心 , 沒有出離心 , 尤其是沒有慈悲心 , 我們就為少許的一些因 , 我們就馬上生起嗔恨心,生起嗔恨心會生氣的 , 所以就不要這樣。要有慈悲心 , 要有信心 , 要有出離心 , 這樣來修行。沒有這樣的話 , 我們就少許的這些因哪 , 我們就生起很大的煩惱 。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 , 法呢 , 跟自己的心呢 , 要融合在一起 , 就是我們的身體雖然是做這個修行的動作 , 但是我們的心沒有如法的話 , 那就不算是修行 , 所以我們在唸一句觀想菩薩的咒語 , 我們自己的心 , 也要跟這個唸頌要結合在一起
首先 , 這邊我們的道場就是有固定一個禮拜天修綠度母 , 再下一個禮拜天修前行 , 就是輪著一次修度母 , 一次修前行 , 那今天我們從皈依開始。
我們在修加行的時候 , 我們就是要身口意住 , 首先是身住 , 再來是口住 , 再來是意住 , 身的工作就是身的動作呢 , 有如七法的坐法 , 就是有如七法的動作。
上師的恩德非常重要 因為上師的恩德非常重要 , 所以加持的根本就是要依靠上師。
成就的根本依本尊 第二個 , 就是成就的根本就是本尊 , 原因也就是我們要依靠一個本尊來修行 , 沒有依靠一個本尊來修行的話 , 也不會得到佛的果位。所以這個本尊呢 , 就是我們用蓮師等等這些可以做本尊來修行。
(錄音第二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事業的根本是空行 那這個事業的根本呢 , 就是空行 , 所以依止空行的話 , 對利益眾生的事業非常廣大 , 像虛空般廣大的可以利益眾生 , 所以事業的根本就是空行
最下面的三個皈依呢 , 就是氣脈明點 , 首先這個「脈」 , 脈清淨就代表「化身」 , 然後這個「氣」 , 氣清淨就代表「報身」 , 然後這個「明點」 , 明點清淨就代表「法身」 , 所以我們最後的皈依處 , 就是這個法報化身。
所以我這個九個皈依的對象 , 是這樣來解釋的
我們了解皈依的對象之後呢 , 我們再來皈依的資糧田 , 也就是皈依境呢 , 簡單的介紹解釋
另外呢 , 就是這個本體自性 , 這個慈悲對象呢 , 就是這個菩提心 , 也就是這個菩薩 , 菩薩皈依的 ….也提到。
皈依境觀想 我們在皈依境觀想的時候 , 首先在皈依境中 , 皈依的對象在自己的前面 , 在虛空面向自己 , 朝自己在這個虛空中。
皈依境觀想的方式 , 這裡面 (法本中)有解釋得非常清楚 , 所以我不在這邊解釋。
那這個皈依境呢 , 我們前面所有的皈依境的聖眾呢 , 我們就觀想這個本子裡提到大概這樣子的來觀想 , 再來自己在皈依的時候 , 自己的右邊就是今生的父親 , 左邊就是今生的母親 , 觀想今生的母親 。 前面呢 , 對我們這個嗔恨的仇敵 , 對我們傷害的魔障與為主的一切眾生呢 , 都在這個觀想在其他的周圍。 (附註:自己右邊為今生父親 , 左邊為今生母親 , 前方為仇敵跟魔障為主的一切六道眾生 , 背對自己 )
那我們就來皈依境觀想 , 然後周圍呢 , 我們通通觀想之後呢 , 我們的這個身 , 身恭敬來頂禮;語恭敬就是唸頌皈依文 ; 意,我們的心恭敬,就是從今天開始都不依靠其他人 , 只依靠三寶 , 皈依尊三寶 , 不捨棄三寶 , 就是遇到什麼樣的艱難 , 遇到什麼樣的時候呢 , 都要一直的不捨棄三寶 , 這樣來做皈依 , 對三寶皈依的對象呢 , 非常具足這樣的信心來做皈依 , 然後再皈依文 , 就是頌十萬遍 , 跟大禮拜一起這樣的做 , 然後再來補一萬兩干遍 , 這樣呢 , 就是皈依四個加行裡面 , 第一個加行圓滿。
提問 :
請問你喔 , 剛剛講到皈依境的時候 , 上次是提到右邊是父親 , 左邊是今生的母親 , 然後前面是仇敵跟魔障還是周圍 ?
答 :前面是仇敵魔障
提問: 對對對 , 因為你剛剛是講周圍 ?
答 :前面就是今生的仇敵跟魔障為主的一切六道眾生在前面 , 那他的面向呢 , 不是朝自己 , 是朝皈依境。
這樣呢 , 我們大家就了解皈依十萬遍就是這樣來做,再來你們有什麼問題發問呢 , 多了解。
提問: 我要問語加持 …….(因錄音時音量太小不能聽清楚故節略)
這個語加持的部分呢 , 龍欽寧體這個書裡呢 , 非常清楚 , 這樣來閱讀一下
提問: 另外一個 , 剛剛在那邊講脈風明點那個 (法報化身)可不可以再解釋一遍 , 就是皈依的第二句 , 脈風明點清淨菩提心 , 剛剛是不是在解釋這個脈 , 氣?
答 :那現在我們這個脈呢 , 是不淨的 , 那我們的脈 , 淨 的就是變成化身 , 同樣的報這個報身 , 這個法身呢 , 同樣這樣來風 , 這個氣脈明點 , 這樣來同樣的
提問: 我想仁波切在講這個法報化身的時候 , 我想說這個脈風明點 , 這個脈 , 就是那個氣 ?
答 :對 氣
提問: 然後就明點 , 那個法報化身 ?
提問: 那請問明點是什麼 ? (明點是法身的意思) (因錄音中斷故節略)
(錄音第三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答 :那再過一個禮拜天呢 , 我們會給大家介紹怎麼做大禮拜的姿勢 , 到時候希望大家都來 , 那時候我們就知道怎樣做大禮拜 , 然後這樣來配合唸頌皈依文
提問: 師父我想請問一下喔 你剛剛說皈依有九個對象 , 那請問您有一個叫三根本 , 什麼叫三根本 ?
答 :就是上師 , 本尊 , 空行加持的根本 , 上師成就的根本本尊 , 事業的根本空行這樣
提問: 空行的定義是什麼 ?
答 :空行呢主要是有成就的女生 , 成就的叫空行
提問: 佛母嗎 ?
答 :對 , 佛母空行
提問: 仁波切 , 那個家裡若很多螞蟻啦 , 蟑螂啦 , 蚊子啦 , 怎麼辦 , 我們要常唸什麼咒語比較沒有 ?
答 :廚房飯店
提問: 不是 , 不是 , 家裡的很多蚊子啦 , 螞蟻啦 , 蟑螂啦 , 蟲 , 要怎麼辦 , 要常唸什麼比較沒有 ?
答 :仁波切說 , 這個趕這個的咒語就沒有了 , 就是自己 , 自己小心 , 小心哪 , 把他們抓起來 , 小心的不要壓死 , 這樣把它放在外面
提問: 仁波切要唸什麼咒語 ?
答: 沒有咒 , 沒有咒
答 :今天主要是皈依跟大禮拜 , 所以有關皈依跟大禮拜的功課 , 今天先盡量問 , 那下次修法的時候 , 就沒有翻譯 , 就沒辦法問
提問: 仁波切 , 你剛剛有說喔 , 前行要修 五十萬遍,然後我們三皈依是要修多少遍 ?
答 :這個皈依…
提問: 還是要修十萬遍嗎 ?
答 :皈依就是十萬遍啊 , 十萬遍然後彌補的做完十萬遍 , 以後再做一萬兩千 , 大概要做一萬兩千來彌補
提問: 所以再做這個五十呃,五十萬遍,其實是就一起的嘛,再做皈依,再做 金剛薩埵 , 這些就是一起 , 就是一次就做一整套的話 , 就是各做一遍 , 加起來 total一共是五十萬遍 , 對不對 ?
答 :這個不是一起啊
提問: 啊 , 不是一起嘛 ?
答 :一個一個來
提問: 各自圓滿十萬遍 ?
答 :對 , 各自
提問: 再加一萬兩千遍 ?
提問: 可是 , 你這樣皈依一整本不就是各做了一遍嗎 ?
答 : 先一步一步 , 先皈依十萬遍 , 然後呢金剛薩埵十萬遍 , 這樣子比較好
提問: 不是一次皈依的時候先做金剛薩埵嗎 ?
答 :不是 , 不是
答 :一個 , 一個
提問: ok , missunderstand
(仁波切笑)
(錄音第四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那我們這個七法,七法在龍欽寧體的這個四個前行裡面 , 就有提到的這個七法 , 裡面第一個就是我們這個雙足要金剛跏趺 , 裡面很重要的 , 要金剛跏趺做法。
腳不方便的 , 或者年紀大 , 腳不方便的 , 一般的盤腿就可以 , 第一個就是要了解金剛跏趺 , 那這個不舒服的 , 就是單腿盤就可以。
那第二個呢 , 我們雙手要結印 , 要結印。
那我們的結定 , 要從肚臍 , 肚臍的上面 , 就是肚臍上四吋 , 五吋那麼高。
右手就放在上面 , 左手就放在下面。
提問: 肚臍的上面四吋呢 , 還是下面四吋 ?
答 : 肚臍的上面。
我們就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手勢。
那我們的脊椎呢 , 就是要直。脊椎要直不能彎。
那我們的兩個肩膀 , 要像鳥的翅膀 ,金翅 鳥的翅膀 , 把它張開。
那我們的脖子呢 , 就是要稍微 , 要稍微往下。
那我們的舌頭呢 , 就是上顎 , 抵在上顎。
那我們的眼睛呢 , 就是目睹在鼻尖。
這樣呢我們身的姿勢 , 就是要具足這個德行阿。
。
語–九節佛風 身的部份做好了,我們就要來做語的部份,就是九節佛風。
那我們的這個大姆指 , 壓這個無名指呢 , 這個脈就是壓住 , 大姆指押無名指 , 那個這邊這個大腿呢 , 這個地方 (註: 大姆指押無名指根部,其餘四指蓋在拇指上,凸出的四指指節壓鼠蹊部)把他壓住 , 那我們這個大姆指押無名指 , 壓大腿的主要用意呢 , 不淨的氣不會進來 , 然後我們好的氣呢 , 不會散出去這樣的作用。 (註:雙手同時壓雙腿)
等一下吐氣的時候呢 , 有兩種 , 有的是直接是用食指 (註:指頭壓住鼻孔) , 有的用這樣呢 (因忙於筆錄未及觀看請見諒) 你們自己去選擇 , 這樣也可以 , 或者兩個 這個 …。
這個吸氣(此時左手舉起,左手食指押住左鼻孔吸氣) , 然後再來 (左手食指押住左鼻孔吐氣)
吸的時候 , 觀想我們吸的時候 , 一切諸佛菩薩 , 他們的加持、成就呢 , 這個吸進來
那我們再來吐氣的時候 , 我們的嗔恨呢 , 像蛇 , 顏色稍微黃色 , 淡黃色 , 這樣子 (吐)出 , 淡黃色的氣 , 這樣子出來的這個顏色 , 這個嗔恨呢 , 就是蛇的形象 , 那牠的顏色就是淡黃的。
再來就是我們左手呢 , 這個大腿這個壓 (回鼠蹊部) , 換右手把他壓住 (右鼻孔) , 吸氣 , 那吸的時候呢 , 也是同樣觀想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成就呢 , 跟加持都吸出來 , 那我們吐氣的時候 , 吐氣的時候就是我們的貪慾 , 貪慾像這個鳥 , 鳥的形象就是雞 , 然後顏色呢暗紅色 , 稍微淡一點的紅色呢 , 吐出來。
再來兩手呢都壓著(鼠蹊部)。
再來這個兩個鼻孔呢 , 都吸氣 , 也是同樣觀想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呢 , 加持呢 , 都吸進來。
3那這個兩個鼻吐氣的時候 , 那這個愚痴 , 貪嗔痴的愚痴呢 , 就是像豬的形象 , 那麼顏色呢 , 就是這個氣的顏色呢 , 就是黑色 , 黑色的這樣子吐出來。
(註:錄音中斷部分簡要:第二次左鼻孔呼氣時觀想男妖魔黃色\右鼻孔呼氣時觀想母夜叉紅色\ 雙鼻孔呼氣時觀想龍魔地族魔之傷害黑色
第三次左鼻孔呼氣時觀想全身病氣淡黃色 \右鼻孔呼氣時觀想膽病淡紅\雙鼻孔鼻孔呼氣時觀想肝病黑色)
(錄音第五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吐氣的時候呢'就是這個氣的顏色是 淡紅色 , 淡紅色來吐出來就是氣呢 , 把這些膽病呢 , 通通淡紅色的氣呢 , 來把它吐出來。
那第三次的時候呢 , 也是同樣這個兩個鼻孔呢 , 這個吸氣 , 那這個吸氣的時候呢 , 也是同樣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吸進來 , 再來這個吐氣的時候呢 , 就是我們這個肝病 , 肝的這種。
( 提問: 剛剛七的時候不是講氣 , 病然後包括肝膽嗎 ?)
嗯沒有就是氣 第一個是氣的部分 (氣.氣沒有肝) 對氣的病(ok也就是淡黃色)對對(然後膽是淡紅色)對在這邊九的這邊(就是肝)肝的這種這個所有的黑色的 , 黑色的來吐出來 , 就是第三個的時候 , 一樣就是兩個鼻孔的氣呢 , 這樣就 ……
所以我們就是做這些九節佛風 , 簡單來講九節佛風就是這樣的。
那我們就是身語已經過了 , 再來是我們的心 , 心呢就是要具足這個信心 , 要有慈悲心 , 要有這個出離心 , 主要是要有菩提心的這樣來觀想。
那首先 , 就是皈依 , 簡單來皈依解釋的話 , 有沒有得到真正的皈依 , 正確的一個皈依 , 皈依的基礎是信心 , 沒有正確的信心呢 , 這個皈依就是我們得不到皈依 , 所以首先是得到一個正確的皈依 , 那皈依的時候呢 , 我們也要認識 , 要了解 , 要決定這個三寶 , 三寶就是遠離一切的過患具足所有的功德 , 要這樣的我們要認識 , 要了解 , 尤其是要有很堅定的信心 , 有這樣堅定的信心的話 , 我們有正確的皈依 , 沒有這樣的堅定的信心 , 沒有正確的皈依。
皈依的時候有上士道的 , 中士道的 , 下士道的皈依 , 那下士道的皈依呢就是自己脫離這個三界輪迴的痛苦呢 , 追求天人的福報 , 天人的果 , 也就是天人的福報 , 所以得到的也是天人的福報而已 , 正確的他沒有脫離六道的痛苦 , 也沒有脫離這個輪迴 , 沒有脫離這個輪迴 , 所以這種的動機皈依呢 , 就是把它平等心的追求 , 就是我們的正確的這個動機。
中士道的皈依 , 目的就是脫離六道的所有痛苦 , 脫離六道輪迴 , 就是追求得到聲聞的果位 , 得到阿羅漢的果位 , 這樣去做皈依的這種次道 , 也不是我們要修行也不是我們要接受的 , 原因是什麼呢 ?他雖然是脫離了六道輪迴 , 得到阿羅漢聲聞的果位 , 但是究竟的快樂 , 究竟的佛果呢 , 還沒有得到 , 所以這樣的動機來皈依呢 , 就是我們不取的。
上士道的皈依 , 皈依的動機就是三界輪迴的一切眾生脫離痛苦 , 就是脫離這個痛苦來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(錄音第六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現在要修迴向結行 , 結行就是請看 82頁的這個這些迴向發願 , 這些書的 82頁。
(唸頌迴向 百字明 )
十月十二日貝諾法王的法會宣告(略)
(錄音第七段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會眾提問)大家的提問(略)
答 : 皈依的九個對象 , 就是九個對象最後的三個皈依的對象是氣脈明點 , 但是不是說直接皈依我們的這個氣脈明點 , 就是將來我們的氣脈明點清淨之後 , 清淨的對象就是法報化身 , 所以對象就是法報化身。
( 提問: 可以用觀想我們法身報身跟報身佛的形象嗎,是不是?)
答: 對呀仁波切說我們對象就是法報化身啊 , 所以觀想法報化身。
( 提問: 那如果說像上師瑜珈 , 是不是也是要觀想呢我們上師 ?)
答: 上師瑜珈的時候……
( 提問: 上師瑜珈的時候,是不是?)
答: 對 , 上師瑜珈的時候也是蓮師跟上師無別的。
( 提問: 虛空法界。就是整個融在虛空中是不是?)
答 : 就是上師瑜珈的時候 , 跟皈依境不一樣。
( 提問: 現在我們還沒教到那兒。)
答: 我們就是這個皈依境 , 皈依的對象就是這九個對象 , 再來這個上面 ,在皈依的對象就是菩提心 , 菩薩皈依的菩提心。
( 提問: 皈依境就是那個 , 是不是書上就有皈依境 ?)
答: 我們初學者對皈依境所有的僧眾觀非常的困難 , 仁波切建議說初學者觀不出來只觀中間的蓮師 , 觀的清楚一點 , 那蓮師的所有的相也觀不出來時 ,觀蓮師 的面相就可以了。
( 提問: 因為今天有翻譯下禮拜就沒有所以今天有問題請盡量發問。)
後略
THE EN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*錄音打字整理 - 林秀珊
(註)即為原錄音聽不清楚或翻譯詞不明解,故記述先以(註)來作為標示提醒。凡閱讀、參考、修持、修誦如有任何疑問應請向中心或如法的向尊貴的仁波切請益。
*.錄音內容凡太口語化之部分,文字皆盡量以維持翻譯原意酌量修飾以免混淆原意以利閱讀。
台北賢徧佛學中心恭錄 (2005/3/21整理)
吉祥如意